该上将靠边站多年,夫人为他处境奔走,毛主席:此人要分配工作
1955年,当共和国为众多军队将领授予军衔后,部分将领响应国家建设的号召,选择离开部队,转而在地方岗位上继续贡献力量,诸如宋任穷和叶飞便是其中的代表。
谈及叶飞,他曾身居要职,包括大军区司令员、政委以及省委的首要负责人。像这样集地方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将领,实属罕见。通常情况下,省委的首要负责人会同时担任大军区政委,而鲜少有人能兼任司令员这一角色。
1956年,南京军区经历重大调整,被划分为两个部分。福建与江西两地合力组建了全新的福州军区,这一新军区的首任司令员与政治委员职务,均由叶飞一人挑大梁。与此同时,叶飞还肩负起了省委书记的重任。
福建,昔日的边疆重地,亟待建设与守护。1957年8月,韩先楚自南京军事学院学成归来,肩负重任,被调往福州军区,出任司令员一职。与此同时,叶飞则肩负起军区及省委的首要领导职责,担任军区第一书记与省委第一书记。福州军区的日常运作,则由副政委刘培善悉心主持。
自1957年起,叶飞的主要精力实则倾注于地方事务,他在军区的角色更多是名义上的参与。
在动荡的年代,这位高级将领被错误地归类为资产阶级代表人物,遭受了严重的迫害,失去了人身自由,并被隔离监管长达六年之久。到了1973年,随着形势的逐渐好转,众多干部开始陆续得到平反。在此期间,他的妻子因长时间未见丈夫叶飞,心中焦急万分,于是独自一人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。她凭借着与叶飞老战友的深厚情谊,四处奔走,积极寻求帮助,只为能早日让叶飞重获自由,改善他那不堪的境遇。
关于那封信的命运,能否顺利送达毛主席手中,以及是否能因此获得工作安排,一切都笼罩在不确定之中。出乎意料的是,仅仅相隔两日,事情便有了转机——他收到了回复,是毛主席的亲笔批示:此人已获解放,即刻安排工作。
自1966年起,他历经波折,直至1973年,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,他与家人天各一方,难以团聚。而今,他们终于得以重聚,并且他还荣幸地成为了中央候补委员的一员。然而,关于他的具体工作安排,组织方面并未立即尘埃落定。要找到合适的岗位,让他能够大展身手,还需时日。这段时间里,他耐心等待,深知每一个岗位都需要精心匹配,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。他并不急于求成,而是静候组织的安排,准备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。如今,虽然仍处于等待之中,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。
那段时期,唯一可做的就是耐心等候,同时着手进行一些调研活动,并参与在京老同志的交流会议。未曾料到,这一等便是漫长的一年多时光,直至1975年,我的工作安排终于尘埃落定,我被指派到交通部,担任部长一职。说实话,内心深处,我仍怀有对军旅生涯的留恋,毕竟数十年的光阴都在部队中度过,领军作战,对那种纯粹而单一的军队生活,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。
身为党员,必须遵循组织的调配。无论心中有多少不甘,都必须接受安排。党员身份意味着责任与担当,当组织做出决定时,个人的情感与意愿需放在其次。即便内心有诸多挣扎与不舍,也应将大局放在首位,坚决执行组织的决策。服从不是盲从,而是在理解组织意图的基础上,以积极的态度去响应。党员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明确自己的职责与使命,不因个人情绪而偏离组织的方向。在这个过程中,党员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,将组织需要视为个人行动的动力。通过实际行动,展现党员应有的风貌,为组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总之,作为党员,服从组织安排是应尽的义务。无论面临何种挑战与困难,都应坚定信念,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与使命。
履新之初,他首要之举便是纠正交通部众多干部的历史冤屈,使多位干部重获清白。这一行动迅速促使交通部的工作步入正常轨道。
#深度好文计划#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